【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重視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直接關系著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水平的培養。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怎能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漲的孩子們?豈能培養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極富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新世紀人才?我們應該至力于指導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為孩子們導航,讓孩子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
【關鍵詞】: 課外閱讀 激發興趣 開拓路徑 教給方法 提高質量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重視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直接關系著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水平的培養。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閱讀?!毙?span>大綱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要閱讀
100--150萬字,且各年級段的要求均非常明確,這充分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許多大作家一談起之所以能成為名作家,無不同聲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時代多讀了幾本書,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寫作經驗,他也選樣說,哪有什么經驗,無非是多讀了幾本書罷了。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怎能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漲的孩子們?豈能培養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極富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新世紀人才?因此,我們應該至力于指導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為孩子們導航,讓孩子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
首先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它反映人的需要,成為人對某種認識的先導。因此,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如何使學生產生這種“需要”?我的做法是廣泛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然地產生“需要”,從而激發閱讀興趣,用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引導學生進入課外閱讀的天地。
(一)擴展閱讀課
有些課文與課外閱讀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我們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向學生推薦一些作品。比如,一些針對某篇課文重難點及空向進行詮釋、補充的文章,像《李時珍》一課對李時珍辛勤采集藥材,認真辨別只作了概括的敘述,學生理解不深而《破廟過夜》這篇閱讀材料記作敘了李時珍師徒在采藥徒中在一座滿是螄蛛網的破廟過夜,風餐露宿.并以“記錄材料”和“親口品嘗區別雞腸草和鵝腸草”這倆個具體事例來說明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如果課前推薦學生讀過,課上理解起課文就容易多了。還有一些課文是出自某本書的,可以在課后讓學生閱讀原作或原書中的其他文章,也可以介紹與課文主要人或作者有關的文章。如結合《飛機遇險的時候》推薦閱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少年周思來》、《革命領袖的故事》、《周恩來,你在哪里》等。教學中引進閱讀,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認識各種表達形式的不同作用,懂得恰當地選擇寫作方法為寫作內容服務。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擴展知識,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激發閱讀興趣。擴大知識范圍,豐富課外知識。
(二)開設欣賞課
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結構嚴謹,文筆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妙不可肓,是我們學習的典范。開設欣賞課,培養興趣小組。指導他們選擇一些內容淺顯的經典范文,可以是古詩韻文、散文(或其片段),也可以是小說片段。小小說,兒童故事,兒童詩甚至是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朱自清的《春》、《背影》、《荷塘月色》,古詩《木蘭詩》《賣炭翁》等,由朗讀小組進行配樂朗誦。寫作小組進行剖析,解說,使學生在領略陶醉中獲得知識,培養興趣。當然這種欣賞若能放在課前五分鐘來,再結合上教學,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講《桂林山水》可以讓學生找一些描寫山水的片段;講《草船借箭》可以讓學生找一些描寫人物的片段;講《菩薩蠻大柏地》可能找一些其它詞牌的詞,久而久之。學生更會受益非淺,興致盎然。
(三)建立“采蜜集”
即摘抄本,把自己的閱讀收獲,諸如好詞好句,美段佳篇,名盲警句,以及詩詞,學習方法,課外知識等摘錄下來,并加以修飾,如新穎的排版。精美的描畫,粘貼等,再加上定期的交流、評比、展覽,是促進學生閱讀的好辦法?,F在我班的摘抄已蔚然成風,交流評比已成為他們平時的自覺活動,有些同學已摘抄丁幾個筆記本了。
其次,開拓讀書路徑
一、內容要廣泛
在上面的內容中,已經提取了一些引導閱讀的篇目但都側重于文學內容,而魯迅先生曾經告誡少年朋友“不能??次膶W書,亦不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蔽覀冎挥兄笇W生廣泛閱讀,才能實現博覽群書,厚積而薄發的宗旨,但學生讀什么書不是通過限制來實現的。而要經過有效地引導,形成學生自發讀書的行為。
(二)程度要適合
選擇課外讀物,必須注意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像上面提到的閱讀范圍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我只要求他們以。讀懂”,作為選擇尺度,同時選擇課外讀物更應注意適合教育方針和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不能拿“毒蘑菇”去喂飽我們的孩子。眾所周知,諸知《童話大王》、《少年文藝》、《十萬為什么》等有趣味性,知識性、文學性的少兒讀物均是孩子們的?!傲闶场?,諸如《上下五千年》、《強國之路二十年》、《中國澳門》等有思想性的書籍是他們必吃的“精神食糧”。
再次,教給讀書方法
這里所說的讀書方法,指的是閱讀,其方法主要是精讀和略讀
(一)略讀
課外閱讀應以略讀為主,因為當今社會正處于知識爆炸的時期,信息量大,變化快.不可能也沒必要篇篇精讀,章章深究。但略讀也不等于貪多求快,囫圇吞棗的結果必然是一無所獲。閱讀方法的指導可側重于下面兩種:1、瀏覽式讀書法。2、篩選式讀書法
(二)精讀
第一是像上面提到的,帶著某種目的,細心尋找有關知識點并摘錄下來;第二是帶著某處或某些問題,問題可能是來自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可能來自書目或文章題目。然后悉心去研讀,解決問題;第三則是閱讀課上常用的批注感受式的細讀,即字斟句酌,品詞析句,從中獲益,為習作奠定基礎。最后要指出的是任何一次課外閱讀都是多種讀書方法的綜合運用,都應在略讀中穿插精讀,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還要培養閱讀習慣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弊鳛橐幻逃ぷ髡?,我深諳其中的道理。學校教育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習慣的養成就成為重中之重。閱讀課上,為了讓學生養成,安靜、投入地讀書的習慣,我總是挑選一本學生最喜愛的書,再和一個最不愛讀書的同學同坐,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久而久之,我的言傳身教不僅影響了他們,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學效果,而且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最后提高閱讀質量
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以后,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激活課外閱讀,我每周安排一次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以課外閱讀中感興趣的各種知識、道理、故事、奇聞等為內容,進行小組交流,或以新聞發布的形式讓他們自主發布。此外,我還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有機地通過指導學生進行?!?span>古詩朗誦會”“成語故事交流會”“百科知識問答”“朗讀擂臺賽”等豐富多采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情趣,激活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從而將課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儲備,實現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老實說這樣做會耗費一些時間,付出一定精力,但這只會推動我們的語文教學,絲毫不會起到負面效應,所謂?!?span>磨刀不誤砍柴功”,現在我班的學生已經能自已組織學習課文了。而且我們這樣長期有序、目的明確的訓練,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受益終生了。
總之,通過強化課外閱讀,不僅拓寬了知識的渠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延伸了課堂,為語文學習平舔了一副矯健有力的翅膀。
參考書籍:
吳永?!堕喿x與鑒賞》
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教育界 綜合教育研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