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類型 A綜合 中圖分類號××××
【摘要】鄧小平同志曾說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推進者,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是衡量一個國家富強的標準,也是檢測一個地方發展潛力的方式。所以,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采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方式。什么是應試教育呢?應試教育,別名又叫填鴨式教育。顧名思義,它是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從隋朝開始一直延伸至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應試教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如今素質社會的需求,于是便有了校外教育的存在。校外教育作為應試教育與當今素質社會的銜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校外教育 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 教育生存鏈
一、應試教育的背景
在中國,應試教育是以考試升學為目標,只重視學生智育培養的教育。自隋唐開始,科舉制度在中國存在了一千多年,是應試教育的前身??婆e制度始于隋朝,消亡于清朝末年??婆e制度的誕生對半個世紀后的中國應試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末期周恩來總理發表《關于教育改革問題》,拉開應試教育的序幕。建國以來,應試教育經歷了“文革”等重大事件,也經過不斷變革,發展至今。在改革開放以前,很少有學生抱怨應試教育,因為那時的競爭未曾有像現今的這般激烈,應試教育也可以確保公平公正的競爭;然而,改革開放后隨著素質教育的出現和競爭壓力的日益增大,應試教育也開始逐漸受到質疑。
二、當今社會的教育模式
隨著時代不停的發展,應試教育的不足日益顯著,隨著國家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連接,讓我們認識到光是書本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教育需求,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拓展校外活動顯然是必要的。于是,興起了許多以校外拓展活動為枝干的課程,貫穿著應試教育共同前進。當然,這一舉動無疑對當代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突破。然而,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在課堂教育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中必須要有主次,而學校需要面對升學等問題的存在,在校外活動課上的精力還是有限的。于是,校外教育的存在和發展顯得越發重要了。
三、校外教育的發展
(一)什么是校外教育
所謂校外教育是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品德課的課外校外教育是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覺悟的好方法,是由封閉型教學轉化為開放型教學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和訓練良好道德行為的有效手段,它在品德課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校外教育的特點
1、民主性:是指在校外教育的活動過程中,廣大青少年學生能夠接受到民主平等的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體。他們和教師在活動中相互尊重、平等相交,他們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并在校外教育活動過程中,使個人的天賦和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2、開放性:校外教育的開放性是指校外教育與社會生活聯系日益密切,并出現了與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相融合的發展趨勢,具體體現在教育制度、組織形式、活動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3、體驗性:校外教育特別強調實踐活動與直接體驗對于青少年學生發展的必要性它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如養育栽培,讓他們通過飼養小鳥、兔、金魚等小動物,栽培花草、蔬菜、樹木、農作物等活動,了解養殖和種植的知識與技巧,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人與動植物的共生共榮。通過制作玩具、建筑物模型、航空、航海模型,讓他們體驗制作的艱辛,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演唱會、演奏會、文藝匯演,使他們體驗到高雅音樂對人心靈的啟迪,情感的陶治。通過組織青少年學生參加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的各種聯誼活動,讓他們了解世界上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體驗多元文化對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的影響。
4、閑暇性:對于廣大青少年學生來講,閑暇教育是在忙碌的學習中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合理、自助安排的閑暇時間,發展個人才能,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的一種教育。法國教育家朗格朗認為“閑暇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內容是培養科學的閑暇觀,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主動的創新精神;發展個人的志趣、才能和個性;培養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對于青少年學生群體而言,最能夠反應他們童年多彩的就是他們的閑暇生活。因此,學會合理的利用閑暇時間對每個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實施校外教育的意義
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都肩負著“育人”的使命,雖然同屬基礎教育范疇,但又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學校教育偏向共性教育,要依據“課程”標準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校外教育注重個性發展,以滿足興趣為培養目標,促進少年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雖然功能發揮有所不同,但促進少年兒童的社會化,是校外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本質內涵。
總之,校外教育就好比廣闊的天空,能讓少年兒童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能夠為國家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校外教育從小抓起,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另外,校外教育形式的多樣性、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教育方法的靈活性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已經責無旁貸地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校外教育機構也正成為少年兒童教育的重要陣地,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校外教育的流動與均衡發展 陳白樺
[2]校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兒童中心
[3]全國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指導教程 北京市豐臺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4]校外教育機構管理實踐與研究 史建華
[5]現代校外教育論 吳遵民
[6]淺談少年兒童校外教育的重要性 王雅銘